内容简介
打造具有地域品牌的优质农产品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由之路。而对其优质性形成机理的揭示深度是品牌产品能否孕育成功的关键。单方面从自然或人文地理环境对其品质形成的研究已较为详尽,且成果颇丰,但合二者综合研究地理环境体系对其品质影响的系统论述仍较为缺乏。本研究以我国江浙地区绿、白两种类型四种品牌茶叶为研究对象,以土壤和茶叶的试验数据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为依据,以关键性影响因子的变化为着眼点,找寻其优质性的主要成分构成与差异,寻求优质农产品“地脉”、“文脉”等地理性特征指标的诊断和提取方法,探讨不同地理环境体系内各因子对优质农产品品质形成的共性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可为所构建的优质农产品品质综合分析模型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也可为各地品牌产品的进一步挖掘、培育、推广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指导,更可为进一步建立和规范具有我国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品质评价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章 绪 论
1.1 茶园地理特征指标测度研究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早发现、利用和栽培茶树的国家。有据可查的人工栽培茶树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茶树是多年生作物,没有轮作,长期生长在热带和带气候条件下,逐渐进化形成了其特有的生长发育条件,如喜温怕冷、喜酸怕碱、喜湿怕涝、喜光怕晒等。其中喜酸怕碱是茶树*重要的特点,它能在pH为3.0~6.8的土壤中生长,*适pH为4.5~5.5。目前,我国典型茶区有50%以上的茶园土壤pH低于4.5(韩文炎等,2002)。
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大程度的茶叶生产国、消费国和主要的贸易国。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至2010年年底,我国共有茶园面积197万hm2,茶叶产量147.5万t,分别占世界茶园总面积和总产量的53.4%和35.4%(ITC,2011)。其中茶叶出口量30.24万t,茶叶出口总额7.84亿美,分别占全球茶叶贸易量和贸易额的19.2%和17.6%。全国茶叶总产值达558.5亿人民币,涉茶人口数千万。茶叶是认可的健康食品之一,近年来茶叶的消费量在逐年增加,茶叶产品从直接饮用到茶叶饮料,各类茶叶升级转化产品不断涌现。
自古以来,江浙地区就是鱼米之乡,富甲天下,物产富饶,人文荟萃。江浙地区自明清以来就盛产茶叶,许多地区现在一年只产春茶,而当地居民也以绿茶为主,尤其喜欢清明、谷雨前的茶,大部分绿茶以一芽一叶为标准,也有少部分的是纯芽头。相较于其他几类茶叶,绿茶与江南人文环境还是相得益彰的,每年早春做茶时,江浙的茶山
......